lena和shane,家庭日志,xulavigne,Lena&Shane

如何实现

规矩到底怎么立?最有效的方法都在这里了

2024-03-04 Shane Jhu

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习惯问题:每天早上磨磨蹭蹭不肯起床,放学回来后书包乱放,玩具乱扔,吃个晚饭要两个小时,写作业边写边玩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写完,第二天起床又很费劲。

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写作业边写边玩,这种种表现后面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规则感的缺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没有规则的限制,没有纪律的约束,那么孩子就很可能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为孩子制定规则呢?


01 孩子要参与规则制定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还小,制定规则是家长的事,孩子无需参与;只要家长把规则直接告诉孩子,让孩子遵照执行就好了。

其实,孩子才是活动的主体,如果不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考虑孩子的感受,那规则就可能演变成一种强迫命令,那么最后的效果也不会太好

其实孩子是能从家长的态度中感受到尊重和爱的,孩子会出于对父母的爱而服从父母。比如,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探讨一下每天回家后的时间安排,估算下写作业、练琴等活动大概需要多少时间,跟孩子就吃饭的问题达成协议,最终讨论出“吃晚饭的时间是四十分钟”的规则。

只有孩子参与了规则的制定,感受到了尊重,才会愿意执行规则。


02 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和执行力

有位妈妈对于孩子玩过玩具后不归位这件事很焦虑,她虽然一再跟孩子强调归位的规则,但孩子总是不听,一问孩子的年龄,刚刚一岁半。

其实,对于两岁以内的孩子来说,即使制定了玩具玩完后要归位的规则,他也很难做到,这是由于他的身体和心理还没有发展到能理解和接受这一规则的程度。

所以家长在制定规则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阶段和发展特点,最好不要超前给孩子制定不切实际的规则,害得自己焦虑,孩子也痛苦。


03 规则是全家人的规则

在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规则后,所有家庭成员都要遵守,家长尤其要以身作则。有的家长规定孩子放学后不许看电视,可是当孩子写作业时,自己却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有的家长要求孩子看书坐姿端正,可是自己却躺在床上看书。

如果家长不自律,只是要求孩子去做,那么孩子肯定会产生抵制情绪经常听到有的家长批评孩子时,孩子会反驳说:“你不是也这样吗?”所以要想让孩子执行规则,家长一定要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比如,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可以在旁边看书或者工作,但一定不要看电视或者玩手机。


04 不轻易打破规则

在商场里有时能看到这样的场面,孩子要买一个玩具,家长不给买,并告诉孩子:“我们规定好了的,一次只能买一个玩具,今天不能再买了。”然后孩子开始哭闹:“我就想要这个嘛!”有的孩子甚至在地上打滚,家长一看这种情形,就会无奈地说:“好吧,好吧,就这一次啊,下不为例!”然后掏钱给孩子买玩具。

本来家长制定了“一次只能买一个玩具”的规则,在这时应该对孩子说“不”,但是家长妥协了,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开始哭闹时,家长就做出了让步。

这种牺牲规则来取悦孩子的做法无疑是在告诉孩子:规则可以不用遵守。而孩子从中得到的经验是:哭闹或者眼泪可以让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而规则只是说说而已的事情

所以在制定规则之后,家长一定要坚持执行,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轻易破坏规则,要记住,保持连续一致是规则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05 孩子违反了规则怎么办

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我们应该惩罚孩子吗?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惩罚虽然能带来短期的效果,但没有哪种惩罚能带来持久的服从,惩罚的背后是我强你弱的信号,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所以不建议家长使用惩罚手段。


那么,当孩子违反规则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在有些事情上,可以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比如,跟孩子制定了规则,每天写完作业后自己收拾书包,因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第二天孩子忘了带数学作业,那就让孩子自己承担没有带作业本而被老师批评的结果,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自己要承担“没有好好收拾书包“”产生的自然后果,下次他就会更加仔细地核对检查自己的书包。


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逻辑后果。比如,妈妈可以跟孩子约定,如果孩子不收拾玩具,妈妈会收拾,然后妈妈会保管玩具一周,直到孩子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会收好玩具,才把玩具交还给孩子。


一个有规则的孩子,更容易融入集体环境,更愿意与人协作,将来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然而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定要多点耐心,多点等待。


本文由lenashane.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查看原文

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请点个赞吧

2月 27 2025
成年人身上的天真往往很迷人,但若是加上虚荣,就和愚蠢没什么区别。

埃里克·霍弗 (Eric Hoffer 美国作家)